当前位置: 首页 > 作风革命效能建设

注重“三个聚焦”和“三个强化” 以高水平地震科技服务保障抗震救灾


来源:局办公室  作者:局办公室  时间:2023年05月24日  阅读次数:打印】【关闭

2023年5月16日,“应急使命·2023” 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在丽江举行。云南省地震局作为参演单位之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演习工作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将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转化为事业发展动力,全力推动抗震救灾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转职能”,强化精准布局。云南局积极将“救援现场地震信息发布”纳入综合演习阶段地震应急保障环节的演练科目内容。此科目模拟云南玉龙7.6级地震发生后,余震不断,给现场救援指挥、压埋人员搜救、道路抢险保通、受灾群众安置等工作带来危害,抗震救灾工作急需震情监视、余震监测、地震预警等科技服务。演习中,云南地震预警系统立即产出仪器烈度分布图,云南局快速产出灾害损失评估结果,会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完成重灾区三维动态情景构建,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召开紧急会商会,快速研判极震区、重灾区和地震影响区域,明确救援重点区域,为灾区救援力量部署提供科学参考。在此基础上,云南局迅速派出震情监视工作组在救援现场部署地震预警系统,开展震区流动地震监测和GNSS、重力、地磁、跨断层等地球物理观测,动态跟踪监视余震发展,持续产出震区余震分布图、震源机制解等科技成果,为现场救援、灾民安置等提供强余震预警服务和震情趋势信息。

聚焦“转服务”,强化精细科学。一是为抗震救灾提供精细化智力。本次演练设定的7.6级地震的震害模拟,采用国内先进的城市震害模拟器,以实地调研等方式获取丽江市城区35050栋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建造年代、面积、高度等基础数据为基础,采用2022年泸定6.8级地震的强震动参数对丽江市进行三维城市震害仿真,通过仿真展示出丽江市城区在6度、7度、8度、9度、10度地震烈度下,建筑物受破坏情况,模拟结果可为应急决策、救援力量调度、灾民安置、房屋灾害调查等提供精细化的智力支持。二是为现场救援队伍及有关人员避险提供科学指导。依托云南地震预警系统,云南局派出工作组,在演习现场的废墟搜救等点位布设预警信息发布终端,及时为救援工作提供余震预警,确保救援队伍安全。

聚焦“转作风”,强化勇于担当。作为80个观阅队伍之一的云南地震系统现场工作队,在5月16日的正式演习中,圆满完成了队伍集结、列队等任务,充分展现出了省、市、县三级地震部门的良好精神风貌。演习场地海拔高、风沙大,晴天灰蒙蒙、雨天湿漉漉,给演习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按照观阅队伍列队训练工作安排,云南省、市、县三级地震部门参演同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地震行业精神,将演习作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做到不怕苦、不怕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自5月初以来,地震系统参演队伍共参加集结训练7次。周末和节假日无休息,连续“作战”在一线。少数党员同志在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带病坚持,完成正式演习的列队任务,较好地展示了云南地震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