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中,云南省地震局牵头承担省级专家组任务,负责演习科目二十八—“救援现场地震信息发布”的工作,负责“静态展示”科目云南省地震局展区工作。同时,由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三级地震部门组成的地震系统现场工作队参加观阅队伍列队工作。自4月13日以来,各项演习筹备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一、圆满完成“救援现场地震信息发布”科目演习任务 在前期确定救援现场地震信息发布演习科目全流程动作、时序及解说词等基础上,5月2日,云南局工作组协调导播组在演练现场开展地震监测预警、余震研判,严密跟踪震情发展,及时提出救援建议,产出地震烈度快速评估图、余震动态分布图、构建地震灾害三维仿真模型等涉及本科目演练工作的现场视频拍摄工作。同时,按照部省导调组关于现场综合演习科目合练安排,在5月6日第一次合练、5月8日第二次合练、5月11日第三次合练、5月12日第四次合练、5月13日正式预演中,完成“救援现场地震信息发布”科目的演练工作。另外,根据合练及预演开展情况,配合部省导调组对云南局负责科目进行调整、修改、完善。 二、地震系统现场工作队连续集结训练 由云南局12人(含丽江地震监测中心站3人)、丽江市、县(区)地震局8人(丽江市地震局2人,古城区地震局和玉龙县地震局各3人)组成的地震系统现场工作队,按照观阅队伍列队训练工作安排,参加5月6日队伍集结、5月8日队伍集结、5月11日队伍集结、5月12日队伍集结、5月13日正式预演队伍集结及5月9日观阅队伍列队训练、5月10日观阅队伍列队训练。地震系统现场工作队充分发挥地震行业精神,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圆满完成队伍集结训练等工作。 三、“静态展示”科目展示地震部门科技支撑能力 按照“静态展示”科目现场工作安排,云南局于5月10日前完成区域通电、通网等工作,在5月11日第三次合练、5月13日正式预演中对地震预警终端、地震监测设备(测震、强震、GNSS、地磁、跨断层等观测仪器)、丽江市地震灾害高精度三维仿真成果等进行预设。 四、专家组积极履行职责 (一)4月14—31日期间工作情况。一是主动承担演习指挥部安排的任务,按照专家组的职责,进一步计算、绘制演习地震的6度以上影响场分布图和范围,评估了设定地震造成的受灾范围、面积、受灾人口、死伤情况和经济损失等信息;提供演习指挥部使用。二是邀请部、省、市专家搭建评估团队,认真研究演习科目设置,明确评估任务,编制评估工作细则。制定完成“应急使命·2023”演习评估实施方案和“应急使命·2023”演习全过程评估记录表。三是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组织机构、工作计划、纪律要求等6个方面编制了专家组“应急使命·2023”演习省级专家组工作方案。四是组织完成“应急使命·2023”演习现场“十个严禁”和“应急使命·2023”演习部省第二次工作协调会任务清单。五是参加指挥部组织召开的2次部省工作协调会,每天的工作碰头会,按时按质提交每日工作小结。 (二)5月2—14日工作情况。5月2日,跟随救援现场地震信息发布科目到演习现场指导录制视频,了解各演习科目场地分布与流程,为后期地震演习评估做好准备。5月3日,与部专家组讨论演习评估实施方案、流程和评估的具体组织工作。5月2—4日,组织专家在主演习场指导中铁十八局绘制建筑物震害裂纹;向省演习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相关科技图件。5月5日,在综合组协助下完成“应急使命·2023”演习云南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成立演习评估组的通知并发到各参与评估工作单位。5月6—13日,组织专家到丽江白沙主演习、大理和昭通分演习场,参加各科目合练和第一次、第二次综合演习,了解各科目演习流程和演习情况,为评估工作做好准备。5月10日,组织召开评估组全体工作会议,对各科目评估内容和要求进行深入讨论,邀请有经验的专家对评估具体流程进行现场指导,对评估任务进行分工,讨论制定各科目评估报告模板初稿。5月14日,邀请专家讲解各科目评估报告编写要点和方法,对全体评估组同志进行培训。 五、高度配合部省现场组工作 按照部省现场组工作安排,杨赞辉、余显树、赵阳春三位同志每天奋战在主演习现场,头顶烈日、吃盒饭泡面,为综合演练、静态展示区等现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 连月来,云南省地震系统干部职工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演习筹备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演习的成功举办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扎根现场、忘我工作,献出了大量时间、体力、精力,在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