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云南省地震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云南省地震局  作者:云南省地震局  时间:2025年01月24日  阅读次数:打印】【关闭

2024年,云南省地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坚持依法治局,认真落实《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2024年度云南省防震减灾法治工作计划》和《云南省地震局2024年度法治建设重点举措清单》,紧扣云南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防震减灾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干部培训、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2.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法治建设要求。将法治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严格落实《2024年度云南省防震减灾法治工作计划》和《云南省地震局2024年度法治建设重点举措清单》,明确防震减灾法治建设目标,细化梳理重点任务清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

)健全防震减灾制度体系

1.完善地方防震减灾法规体系。结合《防震减灾法》修订情况,积极申请将《云南省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修订列入云南省人民政府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结合云南实际,推动防震减灾地方立法储备,推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监测预警等领域地方性法规规章制修订。

2.强化标准化管理。配合中国地震局积极推进制修订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防御、公共服务、地震信息化等关键急需标准。加强地方地震标准化建设,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地震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积极性,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加强地震标准宣贯,及时了解局内各单位需求,宣传分发相关地震行业标准供科研人员使用强化标准实施,积极组织参加标准的宣贯培训、实施效果评估,组织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参加中国地震局开展的国际标准日专题培训,把标准编制和执行情况纳入局属事业单位和中心站年度考核内容

3.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备案审查机制,开展防震减灾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评估、清理工作。2024年,制定印发《云南省地震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并报请中国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予以报备,完成内容解读等工作。

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1.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编制印发《云南省测震站网建设规划(2023-2030)》和《云南省地球物理站网规划(2023-2030年)》。顺利完成国家预警工程竣工验收,对全省预警站点进行巡检和风险隐患排查,完成全省中小学校预警终端全覆盖。推进“5618”地震预警紧急叫应机制建设,推动云南电网地震预警服务以及高层电梯、燃气管网地震预警紧急处置试点工作,打通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处理触发M2.8级地震事件74次,编目地震14967个。预警工程项目建设中,云南局获得3个集体奖、13项个人奖。组织各类震情会商,开展井孔流体化学普查,对温泉点进行加密采样,科学分析地震趋势。在全国2023年度地震监测质量评比中,荣获55项前三名,位居全国第二。

2.做好震灾风险防范工作。印发《云南省地震构造环境探查规划(20232035)》。建成探查技术装备系统和信息平台。组织完成地震安评和区评的现场工作检查和报告评审,积极服务园区和口岸经济建设。组织全省地震部门开展重大工程、重要工程、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以及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落实情况监督检查。针对年重点危险区建筑物开展遥感影像房屋抗震能力研判。组织采集房屋建筑抗震设防信息。开展人员密集房屋建筑地震灾害隐患评估工作。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完成3个年度重点危险区的预评估和3个县的精细化预评估。编制完成重点区域16个县的普查成果“一张图”。试点开展2座特大桥和3个城市典型建筑的地震灾害风险监测、诊断与评估。修订印发《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服务响应等级》《震后12小时云南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服务响应行动清单》。开展现场评估技能比武、地震应急后方成果产出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3.提升公共服务和法治水平。印发《云南省地震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适用规定》。组织全省地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质量提升培训。联合省水利厅、省应急厅、省能源局开展大型水库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运行“回头看”行政检查。完成2024年“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五个一”系列活动各项任务。持续推动“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组织全省地震部门在“5·12”期间开展现场科普宣传500余场次。举办全省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和第六届全省防震减灾中学生知识竞赛。开展“云南省防震减灾科普公益课程”宣传活动。指导开展防震减灾“六进”活动,举行地震应急演练2000余次。

)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

1.推进内部管理规范化。加强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行政决策。优化局机关、直属单位、各中心站管理流程,完善相关制度,不断提高政务管理效率。强化制度执行,加强制度解读宣传,加大追责问责力度,提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提升制度执行效能。加强督察督办,建立督查、考核奖惩机制,依规开展内部审计。健全廉政勤政风险防控机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压实风险防范责任。

2.加强合同合法性审查。在推进依法行政、实施重大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事前咨询论证、事中审查把关和事后监督救济的作用,2024共审核合同800余份。党组决策机构认真采纳、充分论证,保证了云南局采购活动重大决策的合法性。

3.广泛接受各界监督。主动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积极配合各级人大开展防震减灾执法检查、调研。主动落实政务公开制度,依法依规落实信访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制度。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法治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具备专业法律知识的人才较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存在不足。普法形式单一、单调乏味,缺乏具体案例,距离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行政执法工作有待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工作存在执法面窄、执法经验不足、相关流程不够规范、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云南局党组书记、局长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研究谋划防震减灾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一)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应急部、中国地震局和省委工作要求。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始终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支部学习的重点内容。

(二)推进依法履行防震减灾工作职责。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修订立法调研工作。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年度事中事后监管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开展执法检查。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地震部门的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权责事项清单的落实。落实普法责任,加大对管理和服务对象普法力度,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法治意识。

(三)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组织修订《云南省地震局督查督办实施细则》,进一步督查督办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健全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落实重大决策法制审核制度,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在省地震局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处置,以及行政执法活动中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论证服务等。

(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在干部选拔使用中,注重干部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考察中充分听取和了解干部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方面的情况。建立全省防震减灾执法队伍人员信息库,全面掌握全省防震减灾执法人员情况。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文明创建内容并开展多平台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律知识竞赛和在线法治学习活动。邀请法律专家、法律工作者为全局职工开展宪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知识专题培训。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提升法治理论水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落实学法制度,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法律法规的深入学习领会。坚持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强化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职尽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日常工作的能力。

(二)坚持完善执法内部监督机制,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健全地震行政执法相关制度,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滥权必追责,促进执法观念彻底转变,增强执法人员程序意识,避免发生行政复议、诉讼情形。严格执行法制审核、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讨论制度。

(三)切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执法工作提质增效。结合防震减灾现行法律法规,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做到工作和培训两手抓、两不误,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突出实效。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规范、标准化建设,努力锻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效率高的过硬防震减灾执法队伍。

(四)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强普法与执法融合,将普法融入行政执法检查全过程。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活动,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普及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防震减灾政策等,切实调动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

(五)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强化法治建设组织保障。举办法治专题培训,推进防震减灾法治宣传教育内容融入业务培训。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吸纳更多法律专家参与防震减灾法治工作,努力提高法治建设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