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成因,地震主要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 构造地震
成因:板块运动导致地壳断层突然破裂(弹性回跳理论)
特点:震级大、破坏性强,多发生在板块边界。
2. 火山地震
成因:岩浆活动或火山喷发引起的地壳震动
特点:震源浅(通常<10km),震级较小(一般<5级),常伴随火山喷发前兆
3. 塌陷地震
成因:地下溶洞/矿井塌陷或山体滑坡引发。
特点:影响范围小,震级通常<4级。
4. 诱发地震(Induced Earthquakes)
成因:人为因素,如水库蓄水,页岩气开采(水力压裂),地热开发等。
特点:震源极浅(1-5km),震群型活动常见。
5. 爆炸地震(Explosion Earthquakes)
成因:核试验或大型化学爆炸引发。
特点:地震波初动方向一致(天然地震通常杂乱),P波/S波能量比异常高。
实际地震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感谢您对防震减灾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部门:监测预报与科技处